藏族服饰的美是令人惊叹的,它象高原上一朵盛开的格桑花,鲜艳夺目。它粗犷,但不失厚重;它华美,但不失质朴;它繁缛,但不失生动。藏族服饰的美是直观的,同时,又具有内在的蕴涵。
传统藏族服饰的特点服饰基本结构是肥腰、长袖、大襟。穿用这种结构肥大,袍袖宽敞的服装便于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高原昼夜所温大,白天气温上升还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
男式藏装分为长衫和短衣两种,短衣民间称“得波“,又分为长袖和坎肩;女装分为有袖和无袖两种。农牧区男女藏装长衫均为大领,穿着时均以带束腰,男装下摆及膝,女装及脚背。农区女装腰带束在腰上,牧区束于髋骨上,明显低于农区。因牧区群众经常骑马奔波,习惯于将婴幼儿揣入藏袍怀内,即保暖又安全,故牧区藏袍比农区宽大。
农区服饰
牧区服饰
藏族帽子种类繁多,主要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
藏族男女通行长筒靴,藏靴可分为"松巴"和"嘎洛"两大类。藏靴是藏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靴子上的花纹也有一定的习俗和规范。
藏族的佩饰种类繁多、式样独特、内涵丰富,反映了藏族审美意识的要求。佩饰主要由金银和宝石构成,金银部分体现了细致精巧的工艺之美,如奶钩、洛松、嘎乌、火镰盒、针线盒等,银饰精雕镂刻,图案精美,配上色彩鲜艳并透着宝石般光泽的玛瑙、松石、珊瑚等,颇具装饰效果,呈现出一种华贵、优雅的美感。




藏族服饰的价值非常昂贵,一般的盛装都在百万元以上,一套隆重的藏服价值可能超过千万元。像项链、腰带、首饰等佩饰,是代代相传留下来的,有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普列汉诺夫曾说过,贵重的东西是美的,为什么呢,因为它联系着富有的观念。对于藏胞来说,服饰具有财富的意义。同时,浓烈而丰富的色彩也给人一种财富和地位的感觉。
由此可见,藏民族追求服饰的华丽和繁多之美的那种朴素的审美心理,它与藏民族长期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直接相关。为了迁徙方便,人们将财富变成可以穿戴的服饰是很自然的事。久而久之,人们形成了以多为美的审美心理以及以服饰来反映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的观念。财富是辛勤劳动的成果,就象在狩猎社会中人类会将动物的爪、皮、牙齿当作为勇敢、灵巧与有力的标志来佩戴一样,所以,藏族服饰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勤劳致富。服饰媲美成为显示财富,同时也是彰显藏族人民勤劳勇敢高尚品格的一种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