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名人”

如何“当名人”

尚名之风,在中国真是源远流长。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多少人委曲求全,舍身成仁,为的是落个好名头。

法国十九世纪的大诗人阿尔弗莱·德·缪塞和乔治·桑相爱的故事若是放在现在,娱记们肯定当作“大八卦”处理。

这两位诗人热恋期间边旅行边创作,走到意大利威尼斯的时候,缪塞病倒了,而且病情日渐恶化,很快陷入了昏迷状态。整整一个月,乔治·桑和医生守候在他的床边。在静默的守候中,缪塞病愈了,然而乔治·桑和医生的感情也成熟了。缪塞很痛苦,但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与乔治·桑友好地分手,独自回到巴黎,用血写下了这首诗:“一个病体,一个气馁的灵魂,一颗充血的心。”后来他47岁时去世,人们为他在宁静的地方修了一座墓,坟墓的周围用小小的栏杆围着,墓前是一株四季常青的柏树,墓后是一株柔弱的杨柳。墓上缪塞的塑像栩栩如生,予人好感,可以看出法国是如何喜爱他们的这位诗人。

失去了爱人,却成就了诗人,缪塞的传世之作《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她和他》抒写的正是那段令他内心充血的经历。歌德早就说过:“伟大的人物总是透过某些弱点与他们的时代联系在一起。”后来,医生离开了乔治·桑,这段又甜美、又痛苦的故事,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再后来乔治·桑也痛苦地离世。

名人也是人,也有他们的隐私,“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如此,其他名人何尝不如此。法国的缪塞、乔治桑如此,英国的伏尼契亦如此,中国的李清照也不例外。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使李清照很伤感,她后期词作增添了婉约、凝重的情调。

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包括各种名人在内,都将得到历史的安排。有的人之所以诗名垂史,是他们作品的艺术力量征服了人心;当这颗星辰划破长空时,那闪耀的光也包括他们人生的全部。于是我们纪念他们,膜拜他们,正如维克多·雨果赞扬乔治·桑所说:“我祝福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如果一个人徒有其“名”,而这个“名”是高碳的,历史也会有个打点。偶尔见到一家国外网站以高稿酬征集名人的“流言蜚语”、“绯闻逸事”、“丑闻官司”,以增加“八卦新闻”的看点,赚取利润,甚至不惜添油加醋、落井下石,使“名人”终为“名”所累。

如何当名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可以作为参考:“人不知而不愠”。不要老是想让人知道你的“名气”,老是叫人“勿忘我”。有真才实学,有十八般武艺,就像锥子装在袋子里,总是埋没不了的,这是一个古老的比方。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也还是有不少学富五车的教授学者,夜以继日治学、传道授业,从来不指望什么“名气”。

陈寅恪住在广州一陋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谁知道就在珠江畔的这间很平常也很平静的屋子里,住着一位饱受眼疾折磨的诗人、学者?钱钟书说他是只管下蛋的“母鸡”,但好吃就多吃几个好了,没有什么好采访的,他埋头研究学问,有谁见他在“公众”场合比划着手势高谈阔论?茅盾先生深居简出,有一次记者要给他拍个照,当镜头对准他的时候,他的手紧张得微微抖动……

比起现在空有名头,却是卧谎窝的“良种母鸡”(没准竟是公鸡)来,使我对钱钟书先生平添十分的敬意。

静心修持,专心治学,多读书,是之谓也。

// 相关文章

9部必看高分大尺度电影佳作,让你的时间超值,值得熬夜观看
《阴阳师》sr夜叉最强御魂及阵容搭配推荐 夜叉怎么搭配
哪些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比较强?附排名及分数线